doctor

深度推薦牙齒醫療保健

找知識,到好醫,好醫生為數百萬各地民眾找到最新知!

  • 醫療知識
  • 口腔保健
  • 先進技術

瞭解口臭原因,才能正確預防口臭!

口臭總是讓人難以啟齒,有一些嘴巴氣味較重的人,光靠呵氣便可聞到自己的口氣臭味,不過某一些人卻是得經過別人的反應,才了解原來自身有口臭。儘管平常只要攝取了味道比較濃郁的食物時比方蔥、蒜等等,嘴巴裡頭就會散發出異味,但牙醫提出千萬不要以為只需嚴刻控制有刺激性的食物,嘴巴的味道就會清新無比,牙醫提到有時候,口腔出現異味反而是人體內部反射給我們的警訊。

 

口臭 改善

資料經台南、台中、桃園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建議多多比較且親自向牙醫咨詢。

 

牙醫師說明:為什麼有口臭?

○口臭是由一種『厭氧硫磺細菌』生產出揮發性硫化物的氣味「臭氣」所引起。

○這種細菌正常生活在舌頭外層和口腔後面「首要是在舌頭後面」一般是長在舌頭乳突纖維之間。

○牙醫提出口臭是因為口腔內的細菌分解蛋白質且釋放出具有難聞氣味的硫化物。

 

口臭檢測

牙醫生提到,許多有口臭的人自己聞不到,要怎麼樣知道自身有沒有口臭?牙醫生指出以下3種檢測方法大家不妨試一試:

檢測1:將雙手捧成碗狀罩住口鼻以後呼一口氣聞聞看。

檢測2:舔手背然後等候口水乾了之後聞聞看。或者舔湯匙以後聞聞看;也能使用湯匙刮舌苔以後聞聞看。

檢測3:面向身邊親密的人呼氣讓對方聞聞看。

 

口臭 檢測

本文提供高雄、台北、台中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推薦多多比較並且親自向牙醫諮詢。

 

牙醫建議的預防口臭好方法

預防方法 1. 正確刷牙:用對的的刷牙方法徹底清洗每一顆牙齒。

預防方法 2. 飯後立刻刷牙:以免細菌積累,促成難聞的味道生產。

預防方法 3. 運用牙線:每一天消除附著在牙齒鄰接面『牙縫』上的牙菌斑『牙垢』一次,牙縫較大者則可以運用牙間刷。

預防方法 4. 清潔舌背:每一次刷牙時順便用牙刷或是刮舌器刷刮舌背,由於舌頭外層有一些乳突狀突起的結構,輕易堆積細菌是引發口臭的原因之一。

預防方法 5. 定期洗牙:定期和牙醫生報到洗牙一次,徹底消除牙菌斑及牙結石可以有效預防牙周病。

 

改善口臭

提醒大家平常著重個人衛生口臭也能夠靠飲食改善!

消化道炎症可能引發口臭。如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等消化道能源阻塞,由於腸道內容物滯留、反流而容易產生口臭。

○牛奶改善蒜味

牛奶進入胃裡以後會以脂肪臘的形式將形成惡臭原因的成分包住,對改善大蒜的臭味十分有效用。

牙醫小百科:這是因為牛奶的氨基酸和大蒜的蒜頭素等等相結合的緣故。攝取奶酪與乳製品時也有相同的改善效果。

○茶類成分消臭

綠茶之中的葉綠素、類黃酮包含對改善口臭很有利的配方。類黃酮是廣泛存在於植物以內的黃色素,改善效用相當好,現在市面上也有加入類黃酮製做的口香糖。

牙醫小百科:中藥中的甘草、葛根的有效配方便是這種配方。

○海帶改善臭味

最近研究發現,在海帶中有十分高效的改善臭味的物質,其消臭的功效達成現有口臭抑制物黃酮類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時常攝取海帶就具有改善口臭效果。

 

口臭 火氣大

資料經台北、新北、桃園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建議多多比較並且親自向牙醫詢問。

 

牙醫提醒假設想要遠離口臭困擾,口腔衛生必定要照料好,飯後銘記運用牙線與定期洗牙,以預防牙結石積累、細菌孳生。同時也要以防熬夜且減低攝取燒烤辣炸食物,以減低體內火氣的提升。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容易促成口腔異味的食品也要以免,除了大家熟知的大蒜、洋蔥等含硫的食物外;咖啡、牛奶及含糖食物也會減低唾液的分泌量,唾液分泌量一旦減少去除口腔細菌的功能也會減弱,口腔細菌便容易生成而產生口臭,牙醫提醒民眾要特別注意。

 

 

 

 

 

 

 

相關資料

這些身體異狀都害你口臭5種去味食物助清新口氣 - 中時新聞網

口水分泌少.易口臭蛀牙! 醫生教你愛牙4字訣預防- 微微笑廣播網

4招自我檢測口臭法!原來喝這個就能讓口氣清新


口臭牙科推薦名單

以下是整理好的台中口臭牙科推薦名單,不定期更新唷!

靚美時尚牙醫診所

靚美時尚牙醫診所

類別:牙科
  • 電話:

    04-2295-7725

  • 地址: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866號1樓及2樓
  • 評論分享:1,147
  • 推薦: 4.9
貝爾牙醫診所

貝爾牙醫診所

類別:牙科
  • 電話:

    04-2376-3993

  • 地址:台中市西區忠明南路347-1號1樓
  • 評論分享:70
  • 推薦: 4.4
群益牙醫診所

群益牙醫診所

類別:牙科
  • 電話:

    04-2255-5557

  •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黎明路二段431號
  • 評論分享:42
  • 推薦: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