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顎矯正醫師×台灣好醫生:專業被看見,醫病溝通更順暢

各位醫師是否有這些困擾:

  • 有一雙妙手卻無處發揮,明明是位能幫病患解決口腔問題的好醫師,病患數卻不如預期。
  • 網路上的衛教資訊參差不齊,病患常常抱著錯誤的觀念來,溝通費時費力。

王醫師過去也有這些困擾,但在與台灣好醫生合作後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台灣好醫生編輯團隊於合作後特別前往王醫師所在的診所進行採訪,王醫師也希望能透過自己的經驗,讓其他醫師也能提高病患指名度。

王醫師是位齒顎矯正專科醫師,長期投入於兒童與成人矯正治療,診所強調「早期正確評估、客製化治療方案」,並重視病患的長期口腔健康。在診所經營的過程中,他發現許多家長與年輕患者,常因為網路上資訊混亂,而對矯正療程產生誤解或遲疑,更讓診間裡的醫病溝通越來越困難。為了讓更多人獲得正確、可靠的矯正知識,也希望患者能在進入診間前,就先對自己的治療理念、方式有初步的了解與認同,降低醫病溝通的困難度,王醫師選擇與《台灣好醫生》合作。

合作契機與期待:為病患釐清迷思,找到正確資訊來源

在合作之前,王醫師常遇到家長問:「是不是戴透明牙套就一定比傳統矯正好?」或「矯正一定會傷害牙齒嗎?」這些問題反映出患者資訊來源分散,甚至充斥錯誤觀念。王醫師希望藉由《台灣好醫生》這個專業平台,讓大眾能在進入診間前,先獲得正確、完整的基礎知識。

合作過程:編輯團隊轉化專業,拉近醫病距離

了解王醫師的訴求後,台灣好醫生編輯團隊安排王醫師撰寫解說牙齒矯正療程的文章,幫助患者逐步思索與理解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王醫師表示,合作過程中感受到編輯團隊的專業,能同時顧及醫師想傳達的重點與病患的閱讀習慣。「專業知識我都懂,但要轉化為一般民眾能理解的文章其實不容易,台灣好醫生編輯團隊在這方面給了很多協助。」

合作成果與改變:病患更有準備,醫師專業形象大幅提升

合作後,王醫師觀察到前來就診的患者變得更「有準備」。不少家長在諮詢時提到:「我們是看了醫師在網路上的文章才來的,裡面寫得很清楚,所以比較放心。」這樣的改變,讓問診過程不再只是從零開始,病患帶著基本理解與正確期待來諮詢,使溝通更有效率。
最重要的是,醫師的網路能見度也明顯提升,患者可以在網路上輕易看到王醫師的專業文章,讓診間諮詢後的成交數大幅增加,指名找王醫師諮詢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提醒:小心別成為不肖行銷公司的收割對象

合作前王醫師提出了一個疑問:「最近常常在Threads上看到其他醫師拍一些有趣的短影音,瀏覽數蠻不錯的,台灣好醫生有提供這個服務嗎?想順便了解一下服務內容及報價。」台灣好醫生也透過這個機會跟王醫師溝通這個迷思,現在許多行銷公司紛紛說服醫師建立「牙醫個人品牌」,牙醫個人品牌固然重要,但方向對不對才是重點。行銷公司最常見的手法就會將醫師塑造人設,例如:暖男醫師、幽默風趣的醫師…等,但事實是,病患比起醫師暖不暖、幽不幽默,更在乎醫師專不專業、能不能幫我解決牙齒的問題。
台灣好醫生一直以來都相信專業才是能真正打動病患的利器,並提供給醫師們一個穩定的《台灣好醫生》平台發揮專長,而不是隨時可能會被限流的社群平台、隨時可能會崩盤的人設。

 

《台灣好醫生》將持續與醫師們合作,推動醫療資訊的透明化,也讓更多人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醫師,讓好醫師的專業不被埋沒。

合作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