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診所常用英文術語大解密:別再聽得霧煞煞!

走進牙醫診所,你是否曾好奇醫師和牙助之間快速、簡短的對話?他們口中那些聽起來像「暗語」的英文單字,到底是什麼意思?事實上,這些簡化的英文術語是牙科診所的「行話」,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確保診斷與治療過程精準無誤。了解這些術語,能讓你對看診過程更有概念,甚至拉近你與醫護人員的距離。本文將帶你深入牙醫診所的後台,從最基本的牙齒名稱、治療流程到器械設備,一次為你解密牙醫和牙助最常使用的英文術語,讓你下次看牙時不再一頭霧水。

看懂牙科常用術語,讓你更有參與感

在牙醫診所中,從牙齒的部位、治療項目到器械,都有其專屬的英文術語。以下列出幾個最常見的類型:

一、牙位與方向術語

牙齒的每個位置都有特定的英文代號,這是為了讓醫護人員能精確溝通,避免混淆。

  • 前牙區 (Anterior):通常指的是中門齒、側門齒和犬齒。在診所中,醫師或牙助會直接稱呼anterior。
  • 後牙區 (Posterior):指的是小臼齒和臼齒,同樣地,口語上會直接說posterior。
  • 根尖片 (Periapical, 縮寫P.A.):這是指用來檢查單顆牙齒根尖與周圍骨骼的單張X光片,是診斷根管問題的利器。
  • 近心面 (Mesial, 縮寫M):牙齒靠近中線(臉部中線)的一側。
  • 遠心面 (Distal, 縮寫D):牙齒遠離中線的一側。
  • 咬合面 (Occlusal, 縮寫O):牙齒用於咀嚼的表面,通常是臼齒的磨牙面。

二、治療與診斷術語

牙醫師在描述治療過程或診斷結果時,也習慣使用簡潔的英文縮寫。

  • 蛀牙 (Caries / Decay):這是診斷中最常聽到的詞彙,表示牙齒上有被細菌侵蝕的狀況。
  • 根管治療 (Root Canal Treatment, 縮寫R.C.T.):指的是俗稱的「抽神經」,用來治療牙髓發炎或壞死的牙齒。
  • 牙齒清潔 (Prophylaxis, 縮寫Prophy):指的是俗稱的「洗牙」,透過專業儀器移除牙菌斑與牙結石。口語上也常說cleaning或scaling。
  • 印模 (Impression):製作假牙或矯正裝置前,需要透過印模來取得牙齒的模型。

三、器械與材料術語

診間的器械櫃中琳瑯滿目的工具,牙醫師和牙助也有其專屬的溝通方式。

  • 探針 (Explorer):一種前端尖銳的工具,用來探測牙齒表面的蛀牙窩洞或牙結石。
  • 牙鑽 (Handpiece):泛指牙科治療中最常用的鑽牙機器,分為高速與慢速兩種。高速手鑽通常用於移除蛀牙或舊填補物,而低速手鑽則常用於拋光或根管治療。
  • 樹脂 (Composite, 縮寫Comp):一種常用的補牙材料,顏色與牙齒相近,美觀性佳。
  • 銀粉 (Amalgam):早期的補牙材料,價格較低廉,但顏色不美觀。由於其美觀性及對環境的疑慮,現在許多診所已較少使用。
  • 吸唾管 (Suction tip):用來吸取口中的口水與碎屑,保持治療區域的乾燥與清潔。口語上,醫師常直接說suction。
  • 光固化燈 (Curing light):用來照射樹脂補牙材料,使其硬化的藍光燈。口語上也常直接簡稱為light。
  • 棉花捲 (Cotton roll):用來隔離唾液,保持治療區域乾燥。在診所,醫師跟牙助會直接說cotton。

為何牙醫診所常用英文術語?

使用英文術語除了是專業領域的習慣,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效率與避免誤解。在繁忙的診間,醫師與牙助透過簡短的代碼與縮寫,能更快速、精準地傳達指令,例如「幫我Suction」比「請幫我拿那個吸口水管」更簡潔有力。此外,當醫師需要向其他專業人士(如牙技師或他院醫師)轉述病歷時,這些術語也能確保資訊的正確傳遞。

牙位編號系統大解密

你可能也曾聽過醫師說「36號牙」、「14號牙」,這些數字代表什麼呢?這是國際通用的「FDI World Dental Federation notation」牙位編號系統。這個系統將口腔分為四個象限,並從中線往後編號:

  • 右上象限為1
  • 左上象限為2
  • 左下象限為3
  • 右下象限為4

每個象限內的牙齒再從門牙(1號)往後排到智齒(8號)。所以當醫師說「36號牙」,意思是左下象限(3)的第六顆牙(6),也就是左下第一大臼齒。這個系統讓全球牙醫都能精準溝通,是牙科專業的基礎。

掌握牙科「暗號」,看牙過程更安心

下次看牙時,如果你聽到這些熟悉的英文術語,不妨回想一下它們的涵義。雖然這些「暗號」乍聽之下有些距離感,但它們背後代表的是牙醫師與牙助專業、有效率的合作。透過這篇文章,希望你對牙醫診所的運作有更深的了解,下次看牙時能更放鬆,甚至可以自信地和牙醫聊上幾句,讓看診變得更輕鬆有趣。

 

撰文者:台灣好醫生編輯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