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大解析!從成因到治療後的保養方式詳細說明

研究報告強調了口腔健康與身體整體健康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慢性疾病的源頭往往始於口腔細菌感染,因此,口腔疾病成為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將口腔比喻為房子的地基,一旦地基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外觀,更可能對整座建築產生深遠的影響,口腔與身體健康的連結亦然。因此,維護口腔健康就如同堅固建築的地基,對於預防慢性病及維持整體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牙周病找上門該怎麼辦?」一次看懂牙周病症狀、治療與費用!

 

罹患牙周病的關鍵階段

在台灣,有高達九成的成年人都深受牙周病之苦,所以牙周病成為台灣國民普遍面臨的健康問題之一。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周受病侵的現象,而這疾病包括牙肉、牙骨質、牙周韌帶等支持和穩固牙齒的組織遭受損傷。

初期的牙周病癥狀並不明顯,容易被患者忽視,可是只要病情發展、癥狀浮現時,治療的機會也就減少了。若忽視沒有趕緊治療牙周病,可能會提高罹患慢性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整體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重視並提早治療牙周病是維護全身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環。

 

哪些因素容易患牙周病?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繁忙,對於飲食習慣常有所犧牲。例如,早餐僅以一杯咖啡取代,午餐則選擇重口味的便當,晚餐則可能伴隨著酒宴。然而,飲食完之後未妥善清潔牙齒,容易使口腔中的細菌堆積,形成所謂的「牙菌斑」。

牙菌斑長時間的積聚可能導致牙周組織的損害,進而引發牙周病變。包括形成牙結石,導致牙齦發炎、腫痛,刷牙時可能會有流血的情況。在急性階段,患者可能還會出現發燒、臉部腫脹等癥狀,而在疾病進展更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牙齒脫落。

牙周病可依程度區分為牙齦炎牙周炎兩個階段。牙齦炎是牙周病的早期階段,透過及早的發現和治療,有機會使牙齦的損傷得到復原。若進展至較嚴重的牙周炎,牙齒損害較為嚴重,可能無法回復,只能依賴治療和改善口腔保健習慣,以防止進一步的損害。若情況惡化,甚至可能需要面臨拔牙或植牙等後果。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於預防牙周病至關重要。

 

容易患有牙周病的族群

牙周病的好發因素多樣,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影響牙周病的因素:

  •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牙周病的成員,子女罹患的機率較高。遺傳因素影響個體的免疫系統和口腔狀態,使其更容易患上牙周病。此外,牙周病菌也可能透過唾液在親友間傳染。
  • 口腔衛生不佳:口腔衛生習慣不良是牙周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牙齒清潔不足,容易累積牙菌斑,導致牙周組織發炎。
  • 齒列不整、有智齒: 牙齒排列不整或智齒不正常生長可能影響口腔清潔,增加患上牙周病的風險。
  • 懷孕:女性在懷孕期間,賀爾蒙變化可能使牙齦更加敏感,增加患上牙周病的機率。
  • 抽菸:抽菸是引發或惡化牙周病的危險因子。抽菸者相較於不抽菸者,患上牙周病的機率約高2~6倍。
  • 糖尿病患者:研究顯示糖尿病與牙周病存在雙向關係。糖尿病降低患者的抵抗力,高血糖也影響細菌的滋生,進而影響牙周健康。
  • 全身系統性疾病:患有全身性疾病如愛滋病、接受癌症治療,或長期缺乏維生素C的患者,其免疫狀態可能受到影響,增加患上牙周病的風險。
  • 曾是牙周病患者:有過牙周病經歷的個體,由於口腔結構和免疫狀態的變化,可能較容易再次罹患。

綜合而言,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的口腔檢查以及適當的治療是預防和控制牙周病的重要措施。

 

牙周病常見的症狀

1.牙齒敏感:吃冷、熱或甜食時,牙齒感到刺激和敏感。

2.牙齦流血:在刷牙或使用牙線時,牙齦容易出現出血,尤其是在清潔口腔時最為明顯。

3.牙齦變化:牙齦的顏色可能變暗、紅腫,觸摸時會感到疼痛。

4.牙齦萎縮:牙齦可能會萎縮,使牙齒看起來變得更長。

5.牙齒與牙齦間流膿: 牙齦與牙齒之間可能出現流膿的情況。

6.牙齒鬆動:牙齒可能感到鬆動,出現位移,甚至有牙齒縫隙變大的現象。

7.咀嚼困難:咀嚼時可能感到無力或疼痛。

8.口臭:長期存在口腔異味,口臭問題可能是牙周病的表徵之一。

以上癥狀若出現,應及早尋求牙科專業醫生的協助,進行診斷和治療,以防止癥狀惡化並保護口腔健康。

 

判斷是否有牙周病

透過平常觀察牙齒是否有以上症狀,也可以透過牙醫師提出的「自我檢測牙周三步驟」,來檢查牙周是否出了問題:

步驟一|停

在吃硬質食物或刷牙時,停下來觀察是否有自發性流血。流血可能是牙齦紅腫或發炎的徵象。

步驟二|看

檢查牙齦的正常顏色應為粉紅色,留意是否有變深、變暗的情況,同時確認是否有牙齦萎縮或牙縫隙變大。

步驟三|壓

用手或舌頭輕壓牙齦,觀察是否有腫痛、出血的反應,以及牙齒是否在按壓時感到鬆動。。

※ 除了日常觀察、自我檢測以外,最快速、簡單的方式就是看醫生,牙周病檢查、治療越早越好,越早治療,牙齒受傷範圍較小,相對比較好處理。

 

「牙周病找上門該怎麼辦?」一次看懂牙周病症狀、治療與費用!

 

三階段:治療牙周病

牙周病的治療是一個經過仔細診斷和多階段計劃的過程。在治療開始之前,牙醫會進行臨床諮詢、全口光攝影、及牙周臨床檢測等診斷工作。這些步驟有助於醫師了解患者的牙周病狀況,制定一個合適的治療計劃。

階段一:基本治療

基本治療的目標是減少牙齒表面的細菌,抑制對牙周組織的損害。這包括洗牙、牙根整平術等,以清除牙結石、牙菌斑和其他感染物。同時,醫師會指導患者採取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果有急性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治療後經過恢復期,再次進行檢查,若有需要可能進入下一階段。

階段二:牙周手術

若基本治療後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進行牙周手術。這包括將牙齦翻開,清除深處的牙周囊袋中的牙菌斑和牙結石,然後縫合牙齦。牙周手術的目標是恢復牙周組織,改善牙周環境。在嚴重損害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牙周再生手術,以填補骨缺損區域。

階段三:定期保養

治療完成後,患者需要定期返診進行口腔檢查和保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防止復發的關鍵。患者應每三至六個月回診,及時發現並治療任何可能的復發情況。

 

治療牙周病可能會面臨的費用

牙周病的治療視患者的病況而定,不同程度的治療項目涵蓋了各種不同的醫療程序和費用。對於輕度至中度的患者,許多治療項目都在健保的給付範圍內,這包括牙結石清除(洗牙)、齒齦下刮除、牙周骨膜翻開術、以及牙齦切除等。這些治療項目有助於控制牙周病的進展。

對於重度患者,當牙齒和牙齦受到嚴重損害時,使用人工骨粉和其他再生材料來進行修復可能需要自費。還有一些特殊的治療項目,如牙周抗生素藥和牙周炎凝膠、美容牙周整形,以及牙周去敏感治療,通常都是需要自行支付的。在接受治療之前,建議患者與牙醫進行詳細的討論,確認治療計劃的內容和相關費用,以避免後續的費用糾紛。

患者在治療前應該主動與醫師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手術的細節和治療費用,以確保雙方都對治療計劃有清楚的認知。這有助避免未來不必要的困擾,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掌握治療過程中的各種情況。

 

治療牙周病後,如何保養?

牙周病的術後保養對於維持牙齦和牙周組織的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的術後保養方法:

  • 正確的刷牙方式,選擇適合的刷牙工具:

    選擇軟毛的牙刷,避免使用過於硬的牙刷,以免損傷牙齦。使用能夠徹底清潔牙齦和牙縫空隙的刷牙工具,如牙間刷或牙線。刷牙時輕柔地按摩牙齦,不要用力過度。
  • 漱口水清潔:

    使用適合的漱口水,有助於清潔口腔,特別是在無法刷牙的情況下,漱口水可以是有效的清潔工具。
  • 注意日常飲食:

    多食用蔬果,其中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能夠抗氧化、強化免疫力,對抑制牙周病有正面的影響。

避免食用過硬、油膩的食物,特別是當牙齒有發炎或搖動的情況下,這樣的食物可能會刺激牙齦和牙齒。

  • 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對於牙齦和口腔黏膜的健康有益。

考慮適量的鈣和磷的攝取,這有助於維護牙齒和牙齦的健康。

  • 定期牙科檢查:

    定期回診牙科,接受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檢查,以確保牙周病的狀態得到控制和管理。

這些保養方法有助於減少牙周病的復發風險,同時維持口腔的整體健康。最重要的是,密切遵從牙醫的建議,定期追蹤牙科檢查,以確保牙周病得到妥善的護理。

 

「牙周病找上門該怎麼辦?」一次看懂牙周病症狀、治療與費用!

 

牙周病與口腔衛生息息相關,是一場長期抗戰,若沒有維持好口腔整潔的習慣,還是會再次復發,建議大家治療結束仍需認真照護口腔,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才能徹底遠離牙周病!